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2019年度中国榜单在 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公布,我院硕士生李磊入选,获评“远见者(Visionaries)”称号。
32岁的李磊是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学者,于201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取得博士学位。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谭久彬院士的超精密光电仪器研究所崔继文教授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在崔继文教授指导下,2012年李磊获得了哈工大优秀硕士毕业生,其硕士论文“双光纤耦合瞄准触发传感特性机理研究”获得哈工大金牌硕士论文和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谭久彬院士和崔继文教授的科研精神、言传身教以及超精密研究所的严格培养为其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博士毕业后,李磊目前在加州理工学院美国工程院院士汪立宏教授课题组继续生物医学成像的研究,设计开发新一代的生物成像设备。自2012年至今,李磊一直置身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研究,科研成果颇丰。截至目前,已经在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Methods, Science Robotics, Science Advance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级期刊高发表影响力论文 9 篇(第一作者 6 篇,其中8篇已经发表,另有1篇已经接收),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Optica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4 篇(第一作者 3 篇),发表光学期刊论文 19 篇(第一作者 5 篇),国际会议论文 9 篇(第一作者 5 篇),受邀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了著作书章 3 篇,综述 1 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 4 项,其中已有两项被授权进行商业推广。他还受邀分别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做了关于光声成像的专题报告。并入选了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2018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特别优秀奖。
李磊博士主持搭建目前最先进的光声计算层析系统——单脉冲全景光声计算层析系统,实现了高速度(最高达 20kHz 帧速),高分辨力(100 微米),高穿透深度(大于 5 厘米)成像,并集结构性、 功能性和分子性成像于一体。此系统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属于首创。李磊博士将光敏开关蛋白探针与光声成像结合,首次实现多尺度、高灵敏度、高对比度成像。利用该技术跟踪活体深层组织内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且实现了对单个癌细胞的超分辨(140 纳米)成像。李磊博士首次实现将遍历腔引入到光声成像中,完成了对多维度空间信息的时间复用。该技术首次实现利用单个传感元进行二维光声成像,实现高达千赫兹的帧率,无需任何机械扫描,极大地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同时保持了成像品质。
据介绍,从1999年开始,全球顶级科技商业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选出一批35岁以下最具有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分别是:发明家(Inventors)、创业家(Entrepreneurs)、远见者(Visionaries)、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先锋者(Pioneers)。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协同中国地区独家合作伙伴DeepTech将榜单落地中国,正式推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19年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120周年,在经过长达9个月的缜密评选后,第三届“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揭晓。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739512030738947113%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