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浙江温州开幕的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第1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正式颁奖,共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的100名科技工作者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另有10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我校航天学院尹珅教授、仪器学院崔俊宁教授榜上有名。
获奖者介绍-尹珅教授
尹珅教授长期从事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数据驱动控制和系统辨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理论、信息物理系统及工业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英文学术专著章节3章,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件,曾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IEEE工业电子学汇刊最佳论文奖、德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黑龙江青年科技奖等。曾任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曾任IEEE工业电子学会“基于数据的控制与监测”技术委员会主席(2013-2016),现任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多家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
获奖者介绍-崔俊宁教授
崔俊宁教授主要从事面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中的超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在大深宽比微小尺度测量、超大型精密隔微振两个方向取得创新研究成果,解决了航空/航天发动机制造、高性能卫星相机研发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力促进了国内相关民用领域的装备制造水平和发展,与国内多家精密仪器和装备制造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推广。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3项(第一发明人42项、13项成果转化或应用)、国际发明专利4项,制定标准/规范3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三)。
“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旨在表彰那些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发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情,到今年已经是第16届。
1987年,为解决时代造成的科技人才断层、人才流失问题,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下,中国科协设立了“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每届名额100名。1994年起,由中国科协会同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共同主办,名称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2015年,经中央批准,增设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每届择优评选产生10名获奖者。
长期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青年科技奖”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摇篮,很多获奖者成长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据统计,在历届近1500名获奖者中,有17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获奖者走上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党政部门、国际组织等重要岗位,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